6月5日,玉柴股份船电事业部在动力大厦召开2014年中期船电市场分析会,研判市场走势,并围绕如何开拓OEM厂家、大客户等话题展开讨论。玉柴股份党委书记宁兴勇,代理副总经理谭贵荣,玉柴集团总工程师沈捷,船电事业部总经理唐作兴等出席了会议。
会上,船电事业部八个大区经理根据“作战图”及区域市场特点汇报了大区1-5月任务目标完成进度、专项推进等情况。其中,苏沪大区销量同比增长10%,华南大区销售同比增长11%。
大会围绕如何做好OEM厂家开拓、如何做好终端大客户开拓、如何提升经销商的营销力等三个话题展开了讨论。八大区经理在会上积极建言,提出诸如积极走访市场,掌握终端客户信息;夯实自身能力,管理好经销商队伍;切实做好产品推介,利用玉柴品牌扩大船电产品市场份额等建议。
宁兴勇在会上强调,终端客户就是订单。开拓市场就是要积极从经销商、OEM厂家、大客户那里获取广泛的信息,挖掘潜在OEM厂家,找准核心用户群,从终端客户做起。同时,还要加强对经销商队伍的管理,提升这个队伍的战斗力,要尽快建立二级代理模式,促进营销。
宁兴勇(中)在会上讲话
据悉,玉柴股份为加强船电产品与市场的管理,进行了机构改革,将船电事业部与生产船电的六发厂进行了有效整合。其中船电事业部大区经理是玉柴船电产品面向市场、面向用户的“前线”,掌握着丰富的市场需求信息。而作为生产单位的六发厂则是玉柴船电产品攻占市场的“大后方”,承担了生产高质量、高性能产品的任务。船电的营销和生产的有机组合,有效地缩短了船电产品从研发到生产、最后到销售的周期。下一步,船电事业部将进一步加强管理,强化“前线”和“后方”一盘棋思想,提升船电整体实力,为完成年度30000台目标冲锋。
(唐林 杨明泽)
从2013年至今年上半年,中国船舶行业一直在低谷徘徊。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1-4月,全国承接新船订单303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60%。4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501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3.2%,比2013年底增加14.6%。这些数据显示,中国船舶行业逐渐摆脱低迷。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张广钦表示,虽然从数据上看国内船企新接订单量在快速增长,但预计未来新接订单的增长速度会逐步放缓。“随着船价的回升,船东现在对于下单造船已经趋向谨慎。”
尽管如此,LNG(液化天然气)船舶市场依然比较乐观。据国际船舶网的消息称,近年来,随着全球对LNG需求的不断增大,LNG船新造船市场表现活跃。2013年,我国进口LNG1800万吨,较2012年增长23%。据测算,2020年我国LNG水运需上百艘LNG船。LNG船舶市场的走热恐怕与时下环保、节能理念受欢迎不无关系。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炳炎指出,船舶的节能减排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船舶线型优化、电站管理、、提高主机燃烧效率、使用可替代能源等。据IMO的研究,船舶二氧化碳排放占世界排放总量的1.8%左右,海洋环境污染中有35%来自船舶。天然气动力在船舶上的应用正好可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对保护海洋环境起到重要作用。新造LNG船舶后续有望增长。
此外,中国内河航道密布,船舶油改气已在长江水道进行。今年上半年,安徽启动对巢湖及长江水域1300-1500艘船进行改造,广东清远投资约4500万元对北江运营过千船舶进行油改气。天然气作为内河航运替代燃料,以其经济性好、节能、环保逐渐受到政府、船东的认可。
据估计,中国在内河LNG船舶推广取得足够的经验后,海洋LNG/LPG船舶市场将会迎来一个新的增长。
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显示,1-4月,船舶行业87家重点监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168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船舶配套产值91亿元,同比增长7.2%。这对提供专业船用发动机的玉柴来说,是一个利好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