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从玉柴股份培训部获悉,2014年,玉柴股份将斥资建设发动机装配、机加工、铸造、试验、用户服务五个实训基地。
今年2月份,经过数月的筹备和建设,发动机五厂发动机装配技能实训基地建成并投入使用。五发厂实训基地一次可安排20-30人进行训练,占地面积135平方米,配备了各种各样的生产工具、产品零部件等实物教具和图文并茂的知识讲解展示板,设置了安全生产、认识工厂、认识产品、工艺流程、紧固件、认识工具、认识文件、填写记录、质量案例、实操训练等13大项与员工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和训练内容。
据莫锡强介绍,建立实训基地是公司吸收先进企业的经验和做法的结果。有别于公司实训中心,实训基地的定位为培养员工的基础技能。今后,新员工将实行先培训后上岗,在实训基地学习岗位应知应会知识和技能,快速提升素质和技能,满足岗位的要求,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进而提升公司整体的制造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据了解,根据各工厂、单位的资源优势,机加工、铸造、试验、用户服务等其余四个技能实训基地将分别落户在三发厂、铸造厂、试验中心、销售公司,所有技能实训基地将于今年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黄志荣)
实训基地是一个集学习、教育,及对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实训基地模拟车间环境,延伸学校课堂教育,使学习和工作岗位无缝对接,可以给企业新员工入职、老员工转岗,以及在岗员工技能培训提供便利,它的设立可以说是企业关注员工成长的体现。
实训基地是一个练兵场。企业要培养技能出色的优秀员工,就必须给员工提供学习的机会和平台,而车间实训基地正好将训练和生产绑在一起,又不互相干涉、影响,既保证了生产顺利进行,又能为生产培养、储备优秀的作业工人,学而优则进入生产线,一举两得。
实训基地还是生产和培训的缓冲地带。脱产培训往往不现实,因为很多企业还无力承担多数人的脱产培训;一个萝卜一个坑,放弃一天的工作去培训,又有可能影响流水线作业。因此,在车间建立实训基地,可以随时展开培训,让操作出问题的员工及时在实训基地的培训中发现问题,并改正问题。实训基地与传统培训最大不同在于,它是实操训练,因此,对实际操作技能提升是传统的“老师站在讲台讲、学生在下边做笔记地学”这种培训模式完全无法比拟的。及时培训,及时提升,这大大有利于员工技能水平提升,对工厂生产效率的提升大有裨益。
从目前形势看,实训基地的作用今后不可能只宥于培训,它还可以是块产品、技术、工艺,甚至管理创新的试验田。用得好,这块田兴许能种出“好庄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