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上午,玉柴集团在文化中心隆重举行2009年度“晏平爱心助学基金”、“玉柴集团奖学助学基金”颁发仪式,65名考上大学的职工子女获得了集团奖学金,其中18名获得了晏平爱心助学金;此外,还有41名在读大、中、小、学的职工子女获得了集团助学金。
玉柴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局副主席李天生,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张嘉莎,股份公司党委书记梁萍、党委副书记郭德明,集团公司工会主席饶英贤,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关敏,股份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张运泉等领导为职工子女颁发了奖学助学金。
为帮助职工子女顺利完成学业,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晏平十分关心职工子女的健康成长,自2006年起设立了“晏平爱心助学基金”、“玉柴集团奖学助学基金”,对考上一本、二本院校且家庭困难的职工子女进行助。4年来,晏平个人每年拿出10万元对被国家全日制一本、二本院校正式录取的品学兼优、家庭经济困难的玉柴职工子女予以奖励和扶助,其中最高奖励8000元,最低4000元。到目前为止,已有两名职工子女获得最高奖励金,一名是2006年考上清华大学的郑凯竞,另一名是今年考上北京大学的蒙晧。自2006年以来,共有 69名职工子女获得晏平爱心助学金,累计金额为32.8万元;共有201 名职工子女获得玉柴集团奖学助学金,累计金额为46.3万元。
蒙皓是玉柴专汽公司职工来超英的儿子,今年以667分的好成绩考上北京大学,获得了晏平爱心助学金8000元、玉柴集团奖学金3000元。在奖学金发放仪式上,作为玉柴集团的职工子女,蒙皓自豪地说:“一个企业文化的影响力从来都是与他的综合实力紧密联系的。现在玉柴的发展越来越快,在世界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同样,玉柴文化的全球影响力也日益增长。我们这些来自玉柴各个企业单位的职工子女今天欢聚一堂,领取这个奖学金和助学金,正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今年考上武汉大学的杨丽榆来自一个普通的玉柴职工家庭,他说:“生活上的困难并没有消磨我求学的意志。十年寒窗,我终于换来了渴望已久的大学录取通知书。然而,我心里却是喜忧掺半,因为高额的学费是我的家庭难以支付的。正在这时,晏平主席、玉柴集团领导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帮助我圆大学之梦,使我在困境中看到了光明和希望,我心减负之时,更让我感受到了玉柴大家庭的温暖。”“千言万语都无法表达我的感激之情。在这里,我代表所有受助学子保证做到:常怀感恩之心,让这份感恩成为我们克服困难的强大动力,今后我们也将一如既往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把自己锻造成为品学兼优的新一代劳动者,为建设家园竭尽全力,学好本领,报效祖国、报效玉柴。”
李天生代表集团党政工向关心职工子女健康成长的晏平主席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向不畏贫困、发奋苦读、金榜题名的受助、受奖的职工子女表示了热烈的祝贺。李天生说:“资助一名职工子女,温暖一个家庭,播种一个希望,不仅是家长的责任,也是玉柴集团的一份责任,集团将一如既往地推进奖学助学工作,心系困难职工子女,力争不让一名职工子女因家庭贫困而辍学,不让一名职工子女因家庭贫困而上不起大学。”
(唐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