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讯
发布日期:
12月10日,2008年
字号
绿色责任 捍卫青藏高原净土

——玉柴人西藏服务纪实



在西藏检查处理玉柴国3发动机的卓斌教授

  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生态脆弱和环境气候条件恶劣复杂,被人们称为“地球的第三极”,它对工程机械装备的环境技术适应性的考验最具代表性和概括性。有专家说,青藏高原对于工程机械来说是一块试金石。为了证明自己产品具有强大生命力,国内外不少企业曾经派了一批又一批人员前来西藏开拓市场和解决问题,在西藏折腾一段时间,最终还是放弃了高原市场。目前,某些汽车企业将排放性能明显不能达标的“假国3”冒黑烟的车辆不断推出市场,牺牲环境保护为代价,获取短期的利益。对此,他们却做出了极不负责任的“合理”解释:在青藏高原,由于高原空气稀薄,他们的国3电控发动机产品冒黑烟是很正常的。甚至,某些企业厂家对国3车辆出现的问题采取不理睬的做法,给用户和经销商留下的是深深的失望……
  2008年11月,一台配套某国外品牌发动机厂家进口发动机的厦门金旅客车销售到西藏拉萨使用,出现动力不足、冒黑烟等故障现象。某国外品牌发动机厂家派人到西藏解决处理此问题,该工程师飞抵西藏拉萨,看了一下发动机,扔下了一句话:“此型号发动机规定在海拔2500米以下地区使用,不能在高原上使用,谁卖到高原谁负责。”然后就去逛布达拉宫,在西藏旅游了几天,“拍拍屁股”飞回成都。目前,该车准备改为配装玉柴YC4G200-30发动机。
  ……
  玉柴人却勇于肩负起环境保护先锋的绿色责任。青藏高原的玉柴国3电控发动机从无到有,从适应到成熟,随着技术的完善,动力的增强,质量的提高,服务的提升,用户也当初犹豫不决的试探到今天的毅然选择,玉柴国3发动机也从一台进入发展到拉萨公交公司批量采用。如今,新进入西藏使用的客车都采用清一色的玉柴国3发动机,工程卡车类也有不俗的表现。这些变化和收获,无不倾注了玉柴人的努力和付出,用户说,选择了玉柴,就是选择了放心和欣慰,玉柴勇敢担当和忠诚信守的企业责任是他们持续赢利发展的保障和动力。这一切,得益于本部全体玉柴建设者和玉柴服务站人员,也包括出差到西藏高原开展工作的每一位玉柴工程师的努力和付出。
  在西藏几年时间里,我接触过出差到西藏工作的很多厂家人员。很多厂家人员到达西藏之后,不管是否有高原反应,首先是休息一两天,或者商量着去那里游玩几天,之后再想工作的事。也许责任所在,出差在西藏的玉柴人很少有这种情况,我不但被他们忠诚、严谨的工作作风感动,甚至为他们从几千公里外的地方来到西藏,而没有好好欣赏到美好的高原风光而遗憾和可惜。
  2005年7月,玉柴技术中心崔华标副总工程师从西藏拉萨出差到其它地方,不想坐小车,非要坐大型客车,想亲自体验大型客车在高原上动力性能和行驶状况,这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2008年4月,曾经多次出差到西藏拉萨进行国3电控技术培训和处理问题的玉柴客户服务中心庞绍礼工程师,到今天都没有游玩过西藏,甚至连位于拉萨市中心的世界闻名遗产——布达拉宫都没有参观过,往往是一抵达拉萨,便马上投入工作,并且不管在何时何地,在电话里都积极解答西藏服务站人员咨询的电控技术问题。
  2008年8月,进行国3发动机高原标定的高庆文、程文平等工程师,在青藏公路唐古拉山路段遇上暴风雪,但仍然不畏艰难,与风雪抗争,与严寒战斗,直至完成高原标定任务。
  2008年10月,为了解决玉柴国3电控发动机高原标定问题,玉柴工程研究院长卓斌教授亲率玉柴技术专家组到西藏拉萨。
  刚下了飞机,卓斌教授就马上在宾馆召开了小会,随后就到车辆试验现场解决处理国3问题。按常规,初来到高原,为了避免高原反应,一般人都要在宾馆里休息一两天才开始活动或开展工作。卓斌教授严谨高效的工作作风使我很震撼。
  在车辆试验现场,卓斌教授很多时候都亲自动手检测和试验。一位60多岁的老人,在高原连续工作而不知疲惫,令在场的用户、经销商和服务站人员非常感动,特别当大家知道卓斌教授是我国内燃机泰斗、发动机技术权威领袖的时候,更是大为惊叹!卓斌教授的时间观念是特别强的,多次提议不去酒店吃饭,为将更多的时间在宾馆房间里研究处理技术上的课题,连续几天,卓斌一行四人只在宾馆旁边的小吃店里,随便点上一个面条和几个小菜。
  按照工作行程计划,卓斌一行四人将于10月27日离开拉萨到贵州,但由于出现的高原冷起动困难问题,卓斌教授决定将技术专家组分为两批人,一批继续留在西藏,直至问题解决。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电控部部长安利强、电控技术总师胡铁兵为了解决国3发动机高原冷启动问题,连续几天天还没有亮时,就悄悄地从宾馆步行到服务站停车场,直至问题解决、试验结束,他们才离开西藏。
  2008年11月,正在西藏做国3电控技术培训的玉柴客户服务中心袁海华电控技术工程师,为解决国3发动机故障问题,和服务站人员一起外出服务到刚刚发生过地震的西藏当雄县格达乡的雪古拉山矿区,不畏高原风雪,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在寒冷的黑夜里,克服高原反应的身体不适,冒着生命危险,以超常的意志和行动,连续奋战十多个小时,与服务站人员一起完成了艰苦的外出服务,以真诚打动用户,得到了藏族同胞的高度评价。
  ……
  玉柴人的忠诚、奉献、尽心尽责的工作态度,即使是在世界海拔最高、气候环境条件恶劣、生态极其脆弱、被人们称为“地球的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也依然如故,为青藏高原——世界屋脊这个地球上环境污染最少的地方永保净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梁中明)

联系我们
邀请您留下对我们的意见和建议
探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