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资讯
发布日期:
10月29日,2018年
字号
【特别策划】在颠覆中创生 国六研发背后的故事
        2018年1月8日,玉柴发布了14款车用国六阶段发动机,以多项尖端前沿技术引领中国内燃机行业排放升级技术潮流,实现与国际内燃机同台竞技,引起了行业的巨大反响。这距离玉柴2017年1月10日K08等4款国六发动机点火过去了一年,距离玉柴第一台国六发动机概念设计完成仅仅一年半时间。 
       国六研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这一年半,玉柴国六研发团队站在国五的基础上,通过否定之否定,勇敢地踩过丛生的荆棘,实现从零开始,到开枝散叶,再到硕果满满。这一年半的每一天,都记载着研发团队在研发过程中披荆斩棘、突破成长的故事。这些故事,就像一条条溪流,汇成了国六研发这条大河,奔流而来,呼啸而去,推动玉柴在国际化的海洋里扬帆远航。

市场调研:剑指国际一流  
 
        敢于否定自己,是需要勇气的。玉柴国六发动机研发,对之前的产品平台进行彻底颠覆,几乎是从零开始。在发动机这个充分竞争的市场,进入一个空白的领域,就像趟地雷阵,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尤其是若发动机的技术路线选择错误,不仅意味着人力物力的大量浪费,而且付出的时间成本几乎无法弥补。 


K8缸盖设计评审

       “对发动机的本体结构需要做出非常大的改动,发动机爆发压力要达到200bar以上,轻量化水平也要非常高,发动机的经济性、动力性、排放与耐久指标都要全面对标国际一流水平。”工程研究院车机动力研发所副所长余晓强解释道。 
       研发初期,第一步就是要面对客户需求。玉柴多年来不断发展壮大,离不开玉柴人深入骨髓的客户至上理念。为了详尽了解市场需求,K08项目组首次引入QFD分析工具,制定庞大的客户调研计划,调研组分别由工程研究院首席总师或技术总师与研发、销售、质量等相关人员组成,奔赴各大汽车厂对客户进行调研,深入了解他们对玉柴国六发动机的期望和需求,并运用QFD分析工具进行系统梳理分析,最后转化为技术特性要求,形成作为项目研发指标。 
        为了这个调研,王志刚、余晓强等研发人员在各大汽车厂待了一个多月,组织汽车厂的规划和研发部门多频次交流与对接,收回调查问卷1000多份,最终得出客户对国六发动机的主要需求以及100多项细分技术指标要求。 
        当然,仅仅调研客户需求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引导客户需求。客户没想到的,他们必须想到,客户的潜在需求,更要提前挖掘。他们必须了解国际上未来内燃机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才能保证研发的国六发动机在强手如林的内燃机行业中脱颖而出。 
        调研范围扩大后,K08项目和国际先进的咨询机构合作,启动更深入的分析研讨。为了保证产品概念方案的技术先进性、可制造性等,K08项目组织了多次分析评审会。 
       会议评审总是弥漫着紧张和热烈的气息。无数次讨论和争论,大到机体缸盖的加工工艺性要求、机体缸盖轻量化要求,小到缸体水套分模要求、工装夹具定位要求等,评审团成员都进行了全面、激烈的讨论和分析,直到找到最优方案。斟酌每个细节,精益求精,是团队一直坚持的原则。很多时候,为了一个齿轮公差参数的选择,K08项目组成员都会反复查找资料,反复研讨,以保证发动机低噪声的达成。 
       在设计之初,K08项目组就对产品的重量和成本提出了非常严格的要求和指标,甚至对一个拔模的角度也不敢掉以轻心,多次考究才能最终定下来。 
       最终,K08动力产品重量非常轻,比同平台的国五产品还轻100多公斤,成本控制达到了良好效果,其他质量开发指标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国六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打造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设计论证:把时间花在刀刃上 

       2017年农历除夕那天是星期五,奥地利格拉茨到处白雪皑皑,和往年的冬天一样冷。K13/K15发动机平台首席总师王志刚和同事忙完了一天的工作,下班一起往住处走回去。设计员张通突然拍脑袋说,“今天是除夕啊”,王志刚也才突然意识到这个重大的中国传统节日。 
       这是他们在奥地利联合设计室开展YCK11国六产品研发的第二个星期,由于西方国家没有过春节的说法,大家跟着当地人的节奏上班下班,街上也没有火树银花的热闹景象,他们竟一时没想起来。 
       家里应该已经贴好了春联,亮起了红灯笼,准备了一大桌丰盛的饭菜,正在迎接新年的到来吧。想到这,王志刚不禁一阵心酸。项目组出差奥地利的八名组员中基本都是年轻小伙,还有刚成家不久就赶上这趟差事的,他们应该更想家吧。作为带头人,王志刚赶紧收起情绪,招呼大家一起准备年夜饭。由于缺少炊具,他们只是简单买了些菜,混合从国内带来的扣肉一锅炖,配上一瓶红酒,把对家的思念埋在心头,就这样简单地过了个异国年夜。 


K11组成员在AVL门前留影

       大年初二,在当地人还在休假的星期天,K11项目组成员早上八点就准时出现在了奥地利联合设计室,继续手头上的开发工作。只有三个月的时间,项目组需要在4月份前完成产品的设计论证。时间紧,任务重,而且关系公司未来发展,容不得半点闪失。“必须把时间花在刀刃上。”王志刚说,“公司投入那么多资源在国六产品的研发上,每一天都要有新的开发进展。” 
      为了保证开发工作的进度,王志刚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节点。要赶得上进度,还要保证开发工作的质量,免不了要加班加点。原本承诺大家一个星期休息一天,但由于进度压力,这个承诺几乎很少能兑现。“大家觉得没什么,只是想尽快把产品的最终状态定下来。”设计员向本杰说。 
       当地的研发人员非常注重生活质量,很少加班。看着玉柴研发团队的这种拼劲,他们一开始觉得很不可思议,到后来也习以为常了。奥地利方的产品经理哈瓦斯在前一年就和玉柴有过其他研发项目的合作,对玉柴人的拼劲早有耳闻,这一次参与到K11的开发合作,又有了新的体会。“与前一年相比,你们的研发技术进步了很多啊。”他的称赞,让王志刚对国六开发的信心又增加了许多。
       三个月的时间里,在联合开发工作中遇到了许多困难,项目组与当地研发人员在开发思路上也免不了有时意见不统一。经过不断地磨合和改进,项目组在节点内顺利完成了产品的设计论证。 
      临走前一天,王志刚和组员们终于能暂时放下紧张的情绪,在当地畅游了一番。放松心情,活络筋骨,回国之后,又将是新一轮的国六战役。 

点火前夕:“发动机也是我的孩子” 

        “脆弱,你的名字叫女人。”莎士比亚这句名言完全不适用于产品经理李国红。在大家的印象里,李国红是好强甚至好斗的。当然,她都是与困难斗,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与困难斗,其乐无穷”。这么多年,她的心思都放在了她的发动机上。“我有三个孩子,一个是快满三岁的儿子,一个是我肚子里即将出生的宝宝,还有一个就是我的发动机。”说这话的时候,李国红脸上的表情是复杂的,有对发动机满怀的热爱,也有对孩子深深的歉意。 
       那时候,怀二胎已经七个多月了,李国红的工作量不减反增。在问题现场、会议谈判桌上和工作项目组间来回奔走,她把最多的心思和精力放在另一个“孩子”身上。 
       2017年,李国红面对的是另一座“大山”——4款国六机型要在2017年1月初进行点火,其他3款机型在元旦前已经开始装配,李国红负责的S04由于试制资源等问题,1月4日才开始装机。 
       “设计资源、试制资源、试验资源等方方面面有太多需要协调。”李国红说,当时她负责的另一款机子已经完成装配,项目组还邀请她过去分享成果。 
       “我当时压力太大了,和他们聊的心思一点都没有,还没有结束就跑去装机现场了。” S04机型有200多个零部件,其中有100多个专用件,李国红打印了很多图纸,也拍了很多照片。 
       李国红用手比划着讲述前一天晚上仍然在思考的问题,紫框眼镜下的双眼炯炯有神,整个人沉浸在国六开发的世界中:“这款机子专用件有100多个,装配千万不能出错,尤其是配气相位……” 


       在旁人看来,玉柴每月装机超4万台,这台发动机与其它发动机相比能有多大差异呢。殊不知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特别是新状态的国六发动机,差异更大。再者,国六发动机关系企业未来,更不能有丝毫闪失。 
       “错了怎么办?错了简直要人命。”抱着图纸,李国红直接蹲守在装配现场,逐个零件检查状态,核对生产厂家,对每个装配工序进行指导和把关。“这个时候一定不能错,我就一直盯着,一有问题马上改。” 
       李国红的弦一刻都没有松懈下来,连续蹲守了3天,每晚都奋战到后半夜。终于,S04完成了装配,并于1月10日成功点火。 
       2017年,S04机型实现了玉柴首台国六发动机整车配套,并成为首批通过A样机冻结的机型。 
       2017年对李国红来说,是“多事之秋”。国六开发越加紧迫,怀着二胎的她丝毫不敢放松。更令她揪心的是,爱人王晓辉生病了。
       2017年12月13日,王晓辉要做手术。她知道这个时候,他很需要她。她不断地梳理自己的工作计划,不停地加班,就是想尽量腾出时间在他手术当天陪他。 
       S04首配任务是李国红当时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在2018年1月装好车,赶上冬标。她脑子里的这根线绷得紧紧的。 
       “晓辉告诉我手术是下午做,我想那早上我还可以去办公室处理一些比较紧急的工作。”心大的李国红并没有第一时间陪在王晓辉身边。 
        那天下起了大雨,路上到处堵车,挺着大肚子的李国红独自打车赶到医院的时候,王晓辉已经进手术室了。 
        看着空荡荡的走道、紧闭的手术门、冰冷的长椅子,第一次在手术室外的李国红瞬间无比软弱,眼泪止不住往外流…… 
        手术时间比预计的长很多,从下午1点到晚上9点,将近9个小时。在7点之前,李国红接到了很多工作电话,还处理了不少企业微信上反馈的问题。有两三个小时,她竟觉得时间好像过得也挺快。 
        王晓辉的手术很成功。他对妻子未能提前赶到医院的事情丝毫不介怀。“以前她生产或手术的时候,是我在外面等她,待在外面比在里面更艰难。”王晓辉说,“有工作让她分散注意力,反而能让她好过一点。” 
       很多时候,他们俩就是相互间的镜子,最懂彼此。从大学到毕业,从工作到生活,从相恋到如今,15年来,他们总是这样默默地相互支持。 
       研发道路任重道远,能投身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中,李国红说她是幸福的。回首走过的日子,李国红坦然道:“依然还有很多遗憾,但没有什么值得后悔的事情。”心有梦,路就在脚下。踏踏实实前进,每一个怀揣梦想的人都可以把生活过得很精彩。 

联系我们
邀请您留下对我们的意见和建议
探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