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河南驻马店一样,位于安徽西北部的阜阳市也受到了雨水的困扰。5月30日,阜阳市恢复晴朗的蓝天,逐渐展开了收割的大幕。在阜阳看似一望无际的750万亩麦地上,投入作业的各种农业设备收割机、拖拉机等有2万台之多,马路上还不断有收割机隆隆驶过。这里的农机手大都是从山东、江苏等北边地区开着收割机过来支援麦收工作的。在这收获的土地上,10台收割机就有6台配套玉柴发动机。如何保障这些机器的正常运转?这个重任很大一部分落到玉柴核心服务站——阜阳开乐服务站的35位员工的肩上。
阜阳维修现场
“自昨天天晴以来,麦收就火起来了,各种电话就没有停过。”开乐服务站潘站长说。不过,应对夏收开乐服务站走得比较早。在报修的来电中,大都是来自外地的过往收割机,本地的机器几乎没有什么问题,这主要是得益于开乐服务站在麦收前期的宣传与培训工作。早在年初,开乐服务站就开始走访所有阜阳地区的经销商,掌握用户信息。到了4月份,又组织开展了做好农机使用保养的普及宣传动员,通过举办培训,向农户传授收割机养护知识,从而使其在使用期间极大程度地杜绝了一部分因为操作不当导致的故障问题。
对于收割机的维修,开乐服务站有自己的秘密武器——“三脚吊架”。这一设备由三根钢管组成,顶上圆盘把三根钢管连成三脚架,圆盘可以挂一个拉葫芦用来吊起发动机。“2000年,玉柴开始配套收割机。那时收割机刚上市,农民也不怎么懂得使用,很容易出现收割机坏在田地里面的现象。考虑到收割机上门维修不方便,我们的设计人员就设计出这个吊架,拉到田地里面后从车上取下来,再用吊绳把发动机吊起来,便于现场维修。”开乐服务站杨经理介绍说。当时服务站制作了三套这样的设备,为了方便维修人员在田地里面操作。运用这个工具,开乐服务站维修速度有了很大的提升,也为农民夏收争取了不少时间。
通过前期的经销商调研,掌握好销售机型信息,随后,开乐服务站还在备件上下足了功夫。在开乐服务站的配件仓库里,满满一仓库各种各样的零部件有序地堆放。“这款就是最老款的精品组件……我们的服务不能光考虑新的收割机,我们还要考虑到老用户,比如说5年前买了玉柴收割机用发动机的用户来保修,我们会保证随时都有配件,随时都能处理。”杨经理介绍道。
位于阜阳东北部的宿州市,虽然还没有开始麦收的迹象,但玉柴宿汽集团服务站人员已经忙得不可开交了,办公室里的电话声此起彼伏,维修车间里的12辆服务车也全数“出征”了。这分明就是夏收服务最高峰的时候才会出现的场景。原来是玉柴宿汽集团服务站麦收开始前的收割机检修工作正在火热进行中。
宿州市共有四县一区,小麦种植达638.5万亩,玉柴发动机在这个区域的收割机市场占有量达80%以上。据玉柴宿汽集团服务站站长王发光介绍,今年以来,宿州地区的农机销售火爆。据不完全统计,整个宿州市装配玉柴发动机的收割机销售在1500辆以上。这也成为了服务站开展夏收服务的难点。
为及时做好夏收服务工作,玉柴宿汽集团服务站制定了2015年麦收服务工作计划,成立了麦收服务指挥部,设置总指挥、现场指挥、服务调度,明确分工。除此之外,服务站要做的重点工作还有做好开镰前的检修工作,通过与经销商沟通,启动全市收割机检修保养工作,凡通过检修的收割机都会被贴上标记着配套发动机型号、编号以及玉柴宿汽集团服务站联系方式的小贴纸,以便用户能在第一时间联系服务站进行故障处理。由于此项工作已经全面铺开,许多检测出来的问题也就纷纷在收割前得到反馈,这才会出现服务站忙碌的场景。玉柴宿汽集团服务站的另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开展人员培训,学习玉柴发动机服务要求,规定每周二定期总结上周遇到的维修难题,做好案例分析,达到全员学习,以提升故障处理能力与维修技术。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今年,安徽地区的服务站从多方位提升夏收服务能力,做足准备,竭尽全力保障广大农民朋友能够颗粒归仓。
(销售公司 梁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