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发布日期:
09月15日,2014年
字号
玉柴致力攻克发动机核心技术

  “我国作为世界汽车第一大生产国和消费国,内燃机工业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节能环保内燃机已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了。”这是去年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内燃机工业节能减排的意见》里的一段话。

  另一个现实佐证是当前正在推行的国四排放标准,关于国四实施困难的各种担忧在实施时间一推再推终于尘埃落定之后仍不绝于耳,究其原因,电控高压共轨等内燃机关键核心技术的缺失逃避不开。而已形成全行业共识的还有,如果不尽快攻克这些关键核心技术,解决我国内燃机产业“受制于人”的局面,不仅是我国的排放升级之路将越来越艰难,汽车产业的自主创新也无从谈起,更遑论汽车强国梦的实现。

  尽快攻克共性关键核心技术,自主研发高效节能环保的发动机,成为业界有识之士的共同追求。这其中,作为内燃机行业的领军企业,玉柴集团勇挑重担,经过两年的建设,由其承建的“高效节能环保内燃机国家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已经完成并于近日顺利通过验收。至此,中国内燃机行业最高规格的研发平台在玉柴诞生,这对于内燃机产业发展意义重大。

  行业唯一填补空白

  据了解,高效节能环保内燃机国家工程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根据内燃机产业向高效、低排放方向发展的迫切需求,为了集中解决节能减排、降噪、轻量化、控制技术等共性关键技术,引领全行业技术进步,缩短与发达国家差距,增强内燃机行业以及以内燃机为核心部件的车辆工业、工程机械、农机和船舶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竞争力,而建成的面向全行业的先进研发基地、成果转化和工程化应用平台。实验室的建成也填补了我国没有高效节能环保内燃机国家工程实验室的空白。

  “玉柴在向发改委申报并通过评估后,于2011年拿到了这个资质并展开建设。”玉柴工程研究院院长林志强表示,发改委是在评估了玉柴现有的科研实力和组织开发能力以及行业影响力等综合实力之后做出的慎重决定。“国家要考虑企业的定位和未来发展,还要评估企业是否具备承担共性技术开发的能力,评估项目设在企业能否达到设立实验室的目标等等,(拿到资质)需要具备很多条件。”他补充道。

  “实验室建成之后,特别是对于国家实施更严格的排放法规等新政策都将起到表率作用。”林志强评价说。作为行业最高规格和最高水平的平台,高效节能环保内燃机国家工程实验室具备行业唯一性,从一定程度上说相当于是代表国家的一个窗口。

  为排放法规做表率

  在9月1日~3日举行的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内燃机展上,玉柴YC6L330-60欧VI柴油发动机第一次隆重亮相,吸引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邢敏等行业领导驻足良久。该系列发动机样机2011年便成功研发,是我国首台满足欧VI排放法规的车用柴油机,填补了我国高效清洁柴油机的空白。

  事实上,发改委将实验室项目落户玉柴,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也是考虑到了玉柴一直以来在内燃机节能环保方面的实力和能力。“从国一、国二一直到现在的欧六,玉柴都是国内最先研发出来的,这些都是国家依次推行排放法规实施进度的依据。”林志强说。

  未来3年,实验室将在新概念燃烧系统、排放控制、混合动力、代用燃料燃烧等技术领域深入开展研发工作,研发出一系列自主的、国际先进的高效环保内燃机产品及技术,并将这些先进技术应用到内燃机以及各相关行业。

  “这里主要指的是满足以欧六为起点的更高级的排放法规。”林志强说。以欧六排放标准为例,目前全世界达标欧六排放有许多技术路线,但普遍对于后处理系统依赖性很强。“我们希望通过比如均质压燃等新型燃烧理念的应用来减少更高排放法规对于后处理器的高依赖,或是简化后处理器配置,进而从发动机本身将有害气体排放控制到很低的水平。”林志强表示。这样有两大好处,一是降低后处理器制造要使用大量贵金属的高成本;一是发动机原始排放做到较低水平对于真正意义上的排放会产生一个很大的实质性的控制。

  混合动力、纯电驱动等领域的研究,则是为下一代内燃机技术和产品做储备。“全世界在油耗、二氧化碳排放等方面的法规越来越严格,要实现更严格的法规,混合动力是必须要用到的技术手段之一,我们会加大投入来研究如何做到混合动力的最节能等等,在这些方面进行一些共性的探索性研究。”林志强举例说。

  攻关共性技术打破跟随研发

  目前,实验室项目建设地点分为玉林基地和南宁基地,高精尖实验设备总投资已达11亿元。经过建设,发动机试验台架在玉柴原来50多个的基础上增加30多个,数量居国内同行第一,试验功率段全面覆盖微、轻、中、重型发动机,具备同时开展国Ⅴ、欧Ⅵ、非道路Tier 3排放法规发动机的试验能力,并可开展16类80多种零部件的专项试验,试验能力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实验室汇聚了12位国内外汽车业及相关产业领域最杰出的院士、专家、教授,研发人员达到665人。

  “目前,我们具备整个进排气系统、冷却系统、燃油系统、电控系统以及诸如转向、润滑等子系统的验证能力,我们也正在做这些工作。”林志强称:“下一步我们会进一步扩大特别是欧六排放法规、非道路Tier 4阶段法规的实验设施投入。人员方面,我们规划三年内增长约80%的研发人员。”实验室也会在电控高压共轨燃油系统等基础共性技术开发方面作出努力,加大在内燃机关键零部件方面的技术储备。

  实验室已经建立起了企业、行业间的合作机制,玉柴也会充分发挥这一全行业平台的作用以求发挥最大合力。“合作主要分为三方面,一是产业链本身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包括与供应商之间的联合开发,以及新产品论证或准备产生的很多合作项目;二是发动机与整车企业在动力总成匹配方面的联合开发强度会越来越大;三是与一些科研院所展开更广泛的合作。”林志强说,借助实验室平台,玉柴计划每年放出一些开放型基金和课题来解决行业的共性技术难点。

  “中国汽车产业真正自主原创的东西极少,毕竟与欧美相比,我们在技术积淀和发展历史各方面都处于刚起步阶段。商用车内燃机相对较好,大部分还是自主研发的,但也基本上是跟随性研发的一些技术和产品,这种跟随性就带来一些问题。比如我们的排放法规参照欧洲,欧洲成熟的关键部件供应商可以直接将产品拿到中国,而国内企业则要经过很大的变革、仿效才能满足法规要求。”林志强告诉《商用汽车新闻》记者,核心技术缺乏原创性以及关键零部件不能突破是当前内燃机行业最大的问题。

  “我们的目标是突破当前内燃机行业跟随性的研发模式,形成我们国家自己的一些独特的技术手段和技术路径。”林志强说。可以预见,凭借玉柴在研发、人才、技术、设备等方面的大力投入,实验室不光是会推动玉柴的发动机技术进步,而且对于相关产业的产业联盟建设、中国内燃机行业研发水平冲刺国际先进水准都将产生巨大的助益。

  (来源:商用汽车新闻网  薛亚培)

联系我们
邀请您留下对我们的意见和建议
探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