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2005年,玉柴开始进行单轴并联式混合动力方案研究;2008年5月,王柴首批油——电混合动力系统投放市场;2009年,在国内新能源客车的大潮中,玉柴混合动力系统在面市之初就被赋予了极大的希望,并被业界誉为未来的“中国伊顿”;量产之后,玉柴产品的运营效果和未来技术升级的方向一直都被业界热议和期待。2010年,玉柴混合动力系统已经进入商业化量产阶段,与整车生产企业的合作已经全面展开,200多套系统已在5个城市成功投入运营。整车生产企业和用户被问及玉柴混合动力系统的运行效果如何时,回答只有4个字: “很好,不错。”
2010年8月,笔者偶遇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梁锋博士,并问及玉柴混合动力系统的研究进展和使用状况,梁锋博士用12个字表达了自己的感受:效果不错,压力不小,继续努力。
顺利市场化是检验玉柴混合动力技术成熟的唯一标准
任何新技术的立项研发都是一个长期、持续完善的过程,因为新,所以没有标杆可以参考。玉柴的混合动力系统就是这样一项崭新的技术。历时5年研发才结出的硕果,顺利市场化为玉柴混合动力技术在客观上作出了肯定的评价。在节能率和可靠性这2项混合动力客车的重要指标上,玉柴交上了漂亮的答卷。
1、对比传统能源客车的节能效果是混合动力存在的基础
运营数据显示,相同工况运营条件下,玉柴混合动力系统相对于传统客车的节能率平均在20%以上,最大超过25%。
玉柴混合动力的3方面技术保证了其优秀的节能效果。
(1)具备起——停功能。在车辆处于等待红灯或交通堵塞的怠速状态时,该技术可使发动机“软停机”,最大程度地避免浪费燃油,同时减少了整车的污染物排放。
(2)玉柴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针对混合动力车辆的实际运行路谱,找出对应的发动机重点运行工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性能优化工作;同时在整车能量分配策略上,发动机的低效率工作区域多采用电机参与工作,使发动机的工作区间大多数情况下都集中在高效区,这些特别设计可以满足混合动力公交车的需求,达到燃油经济性最优化的效果。
(3)车辆制动过程中,混合动力系统会进入回馈模式,对蓄电池进行充电。为了提高回馈效率,玉柴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制定了针对中国城市道路实际运行工况的回馈策略,不断提高制动能量的回收率。
装配玉柴混合动力系统的客车服务2010年广州亚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