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突破危机中寻找新机遇——看广西玉柴集团如何“过冬”
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寒流已经明显影响到我国制造业,作为我国最大内燃机生产基地的广西玉柴集团同样感受到寒流。但记者发现,虽然玉柴生产车间排班已根据订单变化进行了调整,但在玉柴集团核心板块之一——玉柴工程技术研究院却是一片繁忙景象,正常满班之外甚至还要加班加点,销售部门也正在苦练“内功”。
在“产品危机”中寻找新的突破口
全球金融危机已经引起我国内燃机行业需求大幅下滑,玉柴也未能独善其身,不过记者最近在广西玉柴集团采访,听人们说的最多的却是“产品危机”。在玉柴最为核心的板块之一——玉柴工程研究院,眼下科研人员正加班加点紧张攻关,似乎没受到产销量下降的影响。
实际上,玉柴集团目前仅柴油发动机就已经由单一产品结构发展为拥有13大系列、1300多个品种、年生产60万台能力的大型制造王国,多年来产品创新不断,质量节节升级。那么,玉柴究竟有什么“产品危机”?
企业多位高层负责人解释说,当前受金融危机影响一些与发动机有关的制造业企业停产减产,道路运输业也大大萎缩,外来订单大幅减少,玉柴集团转而分析挖掘目前市场潜在需求,主动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
“今年四季度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拉动内需、刺激增长的政策,大量工程的建设会拉动工程机械以及发动机方面的需求,这将弥补一部分,”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吴其伟说,“我们的产品会从原来的豪华舒适转为经济型,比如明年重卡、旅游客运车辆可能会下降,但对于工程机械市场和农村市场,我们认为明年这块可能会不降反升,在这一领域已有产品的基础上,我们肯定做得比今年更好。”
玉柴多位高管均表示,要主动适应市场而不是等待市场的垂青,不管明年经济形势看不看好,都是玉柴做强的好机会,所以玉柴眼下就树立产品危机的观念提前做好技术研发储备,面向市场抢先一拍展开竞争。
11月底,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突破产品危机风暴运动召开成果汇报会,列为突破产品危机的16个攻关项目按照进度完成,60%的项目已经取得明显进展。此外,列为重点质量督办项目的34个项目也取得了重大进展。玉柴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晏平说,要有好的产品关键靠研发系统,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公司产销量出现下滑,但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苦练“内功”,很好地研究和解决长久以来未得到解决的问题。
细分市场挖掘潜力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经济也大受影响,我们当前营销服务的制胜法宝就是迅速进行业务结构调整,对市场细分、细分、再细分,争取拿到更多的订单,努力及时化解市场风险,通过调查研究不断发现自己的差距,而发现自己的差距就是发现自己的机会。”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采购部经理陈宁斌说。
2006年玉柴推行一项独特的“技术营销”模式,大大提升了产品的差异化优势和战略合作厚度。“也就是说,处于销售终端的技术人员不仅要是我们相关产品的专家,还要是重型卡车、公路客车、工程机械甚至农业机械领域的专家,虽然我们是销售中间产品,但销售人员可以随时把握下游重要客户及相关专业领域的重要动态,增强对于终端市场的把握。”吴其伟说。
一场“直面困难,苦练‘内功’,构筑优势,抢抓机遇”的“防寒、御寒”运动目前正在火热开展。从今年10月20日起,销售系统开始实行单休工作制,并在各业务板块之间、员工之间深入开展识行情、抢市场、熟业务、比服务等形式多样的对抗赛,以此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战斗力。
此外,玉柴正在完善风险预警机制和市场快速反应机制,以提高市场抵御力。销售公司正加紧组建重在“预警、处警”的责任部门乃至危机管理小组,与销售前沿捆绑,随时洞察市场动态,及时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提高销售前沿的危机敏感度,增强销售系统抵御风险的能力。
记者了解到,为了不动摇员工的信心,最大限度减少负面效应,销售系统并没有采用减员增效降低企业人力成本的普遍做法,而是充分利用网络的资源,降低产品开发、市场调研、技能培训、品牌宣传等方面的成本。
“我们苦练‘内功’主要内容包括强化员工之间良好的沟通、协调和信任,使全体员工都发挥玉柴销售铁军的精神,进入各自的职业角色,施展才华,用团队的目标激励员工,做好团队的绩效评估,在以绩效为导向的考核体系中激发员工的战斗力和潜力。”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宁兴勇说。
管理体制“自我否定”与整合 再开玉柴发展新篇章
如今的玉柴集团已经涉及柴油发动机、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汽车化工、物流机电、专用汽车等六大板块,员工达1.8万余人,而在打造“卓越品质,国际玉柴”的过程中,如何整合资源使集团这台“玉柴机器”保持良性运转,正在考验公司高层决策智慧。
记者采访中获悉,玉柴集团实际上从2006年就开始了罕见的“自我否定”、“自我开刀”。2006年玉柴集团深入推进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当年精简职能部门9个,精简管理人员95人,营销公司转岗到其他生产一线的差不多有300人,初步实现了人人工作满负荷,管理职能和条块更加清晰,但整个玉柴范围内却没有一名职工下岗。
此外,玉柴集团对集团公司重新定位为投融资型公司,推行以“战略管控+财务管控”为核心的管控新模式,整个集团面貌一新。玉柴集团一度拥有33家全资、控股、参股子公司,但从2007年开始已经大幅撤并5家,其中跟零部件有关的13家公司准备整合为一家公司。按照集团规划,未来将保留不超过20家子公司。
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谢裕强透露,柴油发动机板块本是玉柴的重中之重,在2005年之前,股份公司每年在集团销售收入中都占80%-90%左右,集团下属的其他产业出现“寄生”现象,但随着其他5大板块的形成壮大,股份公司销售收入总量继续增长,但占集团销售收入的比例却降到了60%左右。
“集团公司过去甚至要去银行为子公司提供担保,做了许多本来子公司应当做的工作,这个对企业长期持续发展十分不利;长期以来也基本只有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一个支撑点,”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苏朋说。“今年内部整理花的精力比较多,结构梳理、资源整合到明年就可以告一段落。今后要实现多条腿走路,还要走得更稳健。”
经济参考报 龙松林 张周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