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发布日期:
10月22日,2008年
字号
举全市之力写好“强柴兴玉”大文章
      玉柴是玉林的名片,也是广西工业的名片。玉柴在玉林市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比重达到46%,差不多占据“半壁江山”,是全国最大的内燃机生产基地、“中国绿色之都”和中国动力第一品牌。发展玉林市工业经济,离不开玉柴的带动和拉动。从2007年起,玉林市委、市政府着力发挥玉柴集团对工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启动实施了“强柴兴玉”战略,全力支持玉柴深化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世界知名品牌。通过发挥玉柴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壮大机械产业集群,以玉柴的跨越式发展带动玉林工业跨越式发展。一年多以来,玉林市的“强柴兴玉”大文章越写越上手,越写越精彩。
  园区“雪球”越滚越大
  实施“强柴兴玉”战略,就是围绕玉柴产业的发展,在空间上对玉柴产业发展给予保证,努力打造机械产业以及汽车配件的重要生产基地,做强做大机械产业集群。玉柴工业园是“强柴兴玉”战略中的重要品牌和主要战场。玉林市各级领导清醒地认识到,抓经济,必须抓工业;抓工业,则必抓园区。玉柴拥有国内外知名品牌,年产值超百亿元。然而,每年采购的上百亿元配件产品中,本地配件只占三成;如果提高到一半,就可以为本地中小企业带来几十亿元产值的发展机遇。实施“强柴兴玉”战略,就是以园区为平台,发挥玉柴优势,用好玉柴品牌,进一步做强做大玉柴。作为自治区A类重点园区,玉柴工业园总规划面积22.83平方公里,近期目标是到2010年建成拥有人口10万、就业人员5万、工业总产值达到百亿元的特色产业园,逐步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柴油机生产基地、工程机械生产基地和“中国动力之城”。
  玉柴工业园成立以来,玉林市高起点完成了园区的控制性规划,将机械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与玉林城区南向发展的城市新组团有机结合,基础设施建设与项目落地同步进行。工业园创新载体,打开了融资工作的新局面,新组建成立的联创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搭建了工业园的投融资平台。2007年,园区完成投资1000多万元,配套入园企业的水、电、通讯、煤气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部完成。目前,园区已经具备了优势项目的招商条件,有望引进全球著名机械制造公司入园,通过国际品牌效应的龙头带动作用,发展成为国际性的采购基地。在市委、市政府“强柴兴玉”战略驱动下,玉柴工业园抓好园区基础建设和土地报批工作,推进在建项目建设和拟开工项目前期工作,促进园区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针对园区建设发展存在的项目征地资金不足、建设成本大幅增加、气候变化影响建设进度等问题,玉柴工业园创新工作思路,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掀起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高潮。目前,园区道路一期工程已完成路面铺设和路灯安装,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700多万元;园区在建项目6个,累计完成投资1.5亿元;拟开工项目计划投资14.2亿元,总占地面积1285亩。由于措施得力,园区在“强柴兴玉”战略的扶持推动下,今年上半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10.2亿元、工业增加值1.65亿元、利税总额1.3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9.59%、5.13%和10.28%。随着玉柴工程公司多级油缸生产项目、中型挖掘机生产项目、玉柴专卖公司发动机配件组装生产项目和玉柴股司铸造中心4个项目的落户建设,为园区建设注入了新的血液,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
  两三年前,玉柴工业园的大部分用地还是耕作地,其主要工业载体玉州岭塘工业集中区和陆川北部工业集中区也都处在工业发展的雏形状态。而今,一批又一批项目的落户正催促着这块土地向现代化的工业新区大步迈进。
  产业转移“抱堆”成群
  借助玉柴的优势,玉林市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招商引资和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确立以加工汽车和配件为主的玉柴工业园为核心区,在全市建立了28个工业园区,借助玉柴品牌优势招商引资。依托于“强柴兴玉”战略和机械、水泥陶瓷、健康食品、服装皮革、电子信息五大产业集群的龙头带动,柴油机、工程机械、专用汽车、机械配件等生产企业在玉林形成了集群发展态势,形成了引进一个、带进一群的效应,玉林市迎来了承接产业转移尤其是产业“抱团扎堆”、实现集群式转移的高潮。
  突破单靠政府建设工业园区的模式,通过合作建设工业区,这是北流市在承接产业转移、推进新型工业化中走出的一条新路子。该市创新思路,成功引进广东省广西商会参与开发建设工业区,利用会员单位的资金优势,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在园区招商工作中,再次突破政府招商模式,由商会负责引项目,利用“产业链招商”和“老乡招商”引进资金和企业,打造专业特色园区。香港佳鑫电子项目落地以后,东部一些电子企业纷纷将投资置业的目光转向北流,目前已有10多家配套企业跟进,在这片土地上开花结果。陆川县把实施“项目落地年”战略作为进一步解放思想的新举措,县四家班子领导出面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确保每个项目都能按时推进。创新,让玉林市抢占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先机。今年上半年,全市承接产业转移工业项目137个,计划总投资37.65亿元;多年来累计承接产业转移工业项目842个,计划总投资211亿元。
  安徽海螺集团在兴业建厂投产后,看到玉林市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发展条件,又在北流斥资15亿元建设两条日产5000吨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配套玉柴总投资近10亿元的项目——广州安达变速器生产、金尔信柴油机零部件生产、玉柴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二期技改工程等项目先后落户玉林……这样引进一个、带进一群,在玉林市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作为一个几乎没有基础的产业,玉林市电子信息产业通过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为了继机械、陶瓷水泥、健康食品、服装皮革产业集群之后崛起的第五大产业集群。如今,改变玉林市汽车制造业历史空白的港福之星汽车装饰项目已在福绵落地;与机械产业集群配套的玉柴工业园6个首批入园企业和与健康食品产业集群配套的玉林国际中药港、燕京啤酒、旺旺食品项目相继开工;成为水泥陶瓷产业集群主力军的海螺水泥生产提速;与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构成产业链的佳鑫电子、鑫兆兴电子、丰强电子、晶石电子成功上马;落户龙潭临海工业园的伟镍科技矿冶项目已正式投产。对玉林市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五大产业集群,正在新一轮承接产业转移的高潮中发展壮大,在新一轮的低成本扩张中强势崛起。
  打造临海物流中心
  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谋划中,玉林市的交通、物流产业被纳入其中统筹安排,形成“4+2”格局。交通物流产业的发展,对于玉林加快融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步伐,全方位参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意义重大。为此,玉林市把物流业发展定位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考虑,抢抓广西努力建设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区域性物流基地、商贸基地、加工制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的机遇,采取“政府引导,行业拉动,企业运作,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办法,完善玉林市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扶持培育重点核心物流企业,努力打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临海物流中心。
  多区域经济合作特别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把玉林市推向了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前沿。玉林市充分发挥交通先行作用,进一步加快交通物流发展,以交通对接促进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产业对接,促进与泛北部湾地区的资源流通和有效配置。玉林市进一步修编完善了《玉林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加快现代物流园区建设,重点建设玉林市现代物流中心、玉柴物流园区、玉林市城南物流中心等物流基础设施,引导和扶持具有一定规模的货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重点扶持自治区物流试点企业——玉柴物流和三环物流逐步由企业内部物流向第三方物流发展,加快区域运输一体化进程。同时,尽快启动物流园区,搞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玉柴物流、三环物流、玉林国际中药港、宏进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等重点核心物流企业。
  在实施“强柴兴玉”战略中,玉林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做强做大玉柴物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把玉林打造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临海物流中心。作为玉林物流业的龙头,玉柴物流集团充分利用多区域合作机遇,努力成为玉林打造泛北部湾重要交通枢纽的主力军,成为“强柴兴玉”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力军。2007年,玉柴物流集团创造性提出了“自我炼狱,追求卓越,恢复造血功能”的新理念,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经过了“自我炼狱”般的内部改革,玉柴物流集团发生了蜕变,为顺利开展各项工作扫清了障碍。他们采取灵活多变的营销策略,充分利用厂家商务政策,推出一系列促销活动,实施多点攻击手段,连续几个月荣登汽车厂家销售排行榜第一,稳坐品牌销售冠军宝座。玉柴物流集团还引进了红岩、江环、羊城、东风金刚、江淮、欧曼、十通等品牌,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了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在新一轮低成本扩张中,玉柴物流集团收复了许多“失地”,抢占了更多的市场份额,正逐步发展壮大,在玉林市交通物流产业发展中起示范带动作用。
  
                                                                                                          人民网  黄尚宁
联系我们
邀请您留下对我们的意见和建议
探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