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过对候选名单近一个月的公示后,组委会于8月20日发布正式提名候选名单。
在名单公示期间,“中国改革开放30年论坛暨评选活动”一方面通过活动官网和知名媒体广为发布名单,一方面同时向有关地区、部门发出专函,就名单的准确性、全面性等广泛征求意见;还组织召开了专家、评委研讨会,听取专业意见。最后,在认真讨论和详细核实基础上,组委会对候选名单做了一定调整,各评选项目正式提名候选名单数量不变,包括了农村人物、经济人物和社会人物各120名,优秀集体、创新案例和标志性事件各120个。评选活动由此进入投票阶段。
评选活动和公示候选名单在此期间得到了普遍认可和积极评价。
活动组委会秘书长潘治宏表示,对公示候选名单的部分调整是认真、负责、严谨、审慎的。“替换前后的候选者都是在改革开放30年中做出了贡献的优秀人物、优秀集体,祖国和人民都会记住他们,都值得我们学习”。
第一轮投票将于9月中旬结束,届时评选出农村、经济和社会人物各60名,以及优秀集体、创新案例和标志性事件各60个。评选活动将持续到11月,最终评选出各个评选项目的30名(个)和改革开放30年30名杰出人物。
候选人报道选登 晏平 候选经济人物 编号93
晏平(1960年- ),辽宁新金人,全国人大代表。广西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历任广深铁路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广西玉林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让改革发展与职工的饭碗、地方的兴盛、股东的收益密切相关,这是晏平成功引领玉柴的核心理念。他提出了“绿色发展,和谐共赢”的战略思想,并确立了将玉柴品牌打造成世界知名品牌的战略目标。玉柴是第一家实现排放达到国Ⅲ标准柴油机批量生产和投放市场的企业;玉柴成为我国第一家具备轿车用柴油机生产和配套能力的企业。2006年,玉柴成功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第一台排放达标欧Ⅳ标准柴油机,在单一核算工厂里,全球产销量第一。
2008年2月,玉柴OBD证书已经由其欧洲总部正式颁布。这标志着玉柴成为了国内重型柴油机行业第一家有能力获此认证的企业,拿到了打开欧洲市场大门的钥匙。全国人大代表、玉柴机器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晏平告诉记者,“中国企业要做强做大,走国际化道路是必然的选择,拥有自己的技术是背后的支撑。”(《科技日报》2008年3月11日)
晏平来玉柴三年多的时间,便将玉柴带出困境,在我国机械行业制造了“玉柴奇迹”。
晏平的成熟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将“绿色发展,和谐共赢”作为玉柴的企业理念,强调企业的社会责任。
二是尊重历史经验。作为“空降”领导,晏平没有忽略过去玉柴创新发展所形成的独特优势。他一来就首先去调动玉柴干部去想玉柴的历史经验是什么?在这样一个基础上规划玉柴的下一步,这也是玉柴企业换帅未出现动荡的原因。
三是注意向竞争对手学习。
四是卓越的企业管理才能。作为全资国有企业集团董事长,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解决约束企业竞争力的诸多因素当是晏平最为人称道的故事。
五是视野广阔。晏平认为,从玉柴的生存和发展角度来看,近年来飞速发展的玉柴,如果不走国际化道路,仅着眼于国内市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将越来越小,关键技术或核心技术将受到更大的制约。实施国际化战略,走国际化发展道路,已经成为玉柴必然的选择。
晏平曾说再好的体制,再好的机制,再好的资金,首先关键在人。晏平的做人得到了玉柴内部的认可,得到了外部社会的认可。正如玉柴职工所言,晏平个人的企业家魅力,已成为了市场经济下玉柴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中国改革》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