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发布日期:
12月25日,2007年
字号
玉柴国际三年攻坚战
      在愈来愈趋向全球的竞争中,国际化无疑成为中国企业寻求市场晋级的主流走向。近年来,玉柴在其快速稳健发展的步履之间,散发着强烈的国际化欲望已再难隐匿。
  令人惊叹的是,这一欲望带来了2006年玉柴销售收入141.74亿元、产销超过36万台的业绩。
  “玉柴要走国际化,未来3年将成为实现玉柴国际化的战略实施阶段”,玉柴海外市场营销总监林建兴说。这位曾供职于大众奥迪十余年的新加坡人,有极清晰的思维和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他从德国转战韩国又至中国,最终选择了偏安一隅的玉林玉柴。
  “玉柴产品质量好,在中国品牌知名度高。我所面临的挑战是,怎样以自身十几年的国际贸易经验使玉柴这样一个高端品牌国际化,将中国玉柴变成玉柴国际。”林建兴说,“只要玉柴在国际上能实现目前其在中国国内的定位,必定会有很大发展。”
  今年,玉柴出口产品25000台;2008年计划海外办事处由现在的5个增加为10个,实现出口50000台;到2015年计划海外市场销量比例从目前的低于整体销量的10%上升到占整体销量的30%——一幅国际动力的蓝图跃然眼前。
  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最有效地接近国际动力这一目标,玉柴制定了“5个战略计划”,而且规定的动作时间只有短短3年。计划中,玉柴从产品、品牌、服务、顾客满意度、人才组织等5个关键领域出发,设定了各自目标。毋庸置疑,对企业来说品质是第一要素,无论是仅在生存层面或者更高。然而玉柴同样认为,确定在哪一个国家投放哪些产品的前期规划尤为重要,这关乎定位——玉柴目前走国际化路子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之一。
  “已经在北京公交市场投放的欧IV发动机,明年可能在国外进行投放。”林建兴透露,“投放的国家和地区包括玉柴的传统出口市场东南亚和新西兰等。”
  在达成以产品为核心的硬件条件后,玉柴国际化途中面临的将是一个涉及品牌、售后、客户、人才等因素的、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现在外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速度非常快。跨国公司在本地设厂后,玉柴原有的一些优势就没有那么明显了。”林建兴说,“所以,未来3年玉柴一定要实现5个战略计划。”一切变得十分紧迫。
  不仅仅是战略,玉柴在渠道开发上也动足脑筋。林建兴透露,除了已有的直接匹配OE厂商、代理出口和自营出口,玉柴谋划在国外选址投资设厂。“目前相关工作已经启动。不过,到底是玉柴自己投资,还是与当地厂家合作建厂要视具体情况而定方面但肯定是在玉柴的大市场地区设厂。”
  2006年玉柴在俄罗斯设立了办事处。除了已经批量出口俄罗斯的重型柴油机6M,玉柴在客车用和轿车用发动机的批量出口俄罗斯方面也已获得实质成果。加之,俄罗斯是目前中国汽车最大的出口地,玉柴也可以就近为进入该市场的国内OE客户提供发动机等产品。俄罗斯十分有可能成为玉柴第一个海外工厂的出生地,当然,并不排除1997年玉柴就设立了办事处的东盟国家越南。但是无论玉柴海外工厂最后定址何处,可以确定的是:基于“5个战略计划”平台,做好充足准备的玉柴一旦完成海外布局,与国际巨头卡特彼勒、康明斯的竞争将成为其最具快意的过程,而这一过程也将是走向国际的中国制造业所乐于见证的。
                                          来源:客车中国周刊   吴  凡
联系我们
邀请您留下对我们的意见和建议
探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