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的玉柴,是一个党建与文化相互融合、不断提升的过程。在每一个史转折的关键时期,玉柴集团党委始终把党建作为企业文化的基石,把党建和企业文化融为一体,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路子。
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
近年来,玉柴集团通过合资合作方式逐步拓展业务,实现了在福建厦门、安芜湖、山东济宁等地的产业布局、形成了拥有30多家子公司的“玉柴系”集群。企业的成长,离不开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为确保党建工作同步跟进,集团党委坚持“企业发展、党建先行”的思路,把扩大党组织覆盖,激发党组织活力作为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集团大胆创新“一提前四同步”组建模式,即在新建厂区筹建伊始党建工作提前介入,招聘新员工与吸纳党员同步进行,生产行政组织与党组织同步建立,生产经营管理人员与党务干部同步配备,生产管理制度与党建制度同步制定,做到“公司发展到哪里、支部就建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如今,集团党委下属共有6个党委、13个党总支部,81个党支部分布全国各地。
如何加强党组织的管理,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必然要求,这方面玉柴集团有其独特有效的探索。对外地子公司成立的党组织,玉柴集团党委主动与党组织所在地党委沟通,对子公司党组织实行属地管理和集团党委共同管理的双重管理模式,党务工作者由集团党委统一选派,做到人事安排上、管理上“一盘棋”考虑、“一竿子”到底,并根据企业发展与布局,对组织隶属关系进行合理设置和调整,使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集团党委还大力建立健全企业工青妇组织,积极推进党、工、青、妇四方共建。目前,集团共有31个工会组织、30个共青团组织、31个妇女组织。
塑造企业核心理念,促进企业和谐健康发展
玉柴集团党委始终认为,党建和企业文化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党建借助企业文化的新理念和新方式,更贴近企业和员工,增强自身活力和亲和力;企业文化则依托党建成熟的工作体系和党工青妇丰富的组织资源,让文化理念落地生根。
基于这样的理念,集团党委紧紧依托党建工作体系和组织资源,从党员队伍入手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努力推动企业向文化管控型、文化战略主导型企业转变,不断提升企业软实力。1985年,玉柴在集团党委的引领下提出了“顽强进取、刻意求实、竭诚服务、致力文明”的企业精神;1994年,提出了“人为本、争第一、零起点”的管理哲学;2007年,提出了“绿色发展,和谐共赢”的核心理念;2008年,提出了“卓越品质,国际玉柴”的经营思想。今年,集团又确立了“让合作者与公众的信赖更具价值”。
围绕如何增强企业党建吸引力这个老大难问题,玉柴集团党委充分借助“绿色发展、和谐共赢”的先进企业文化理念,创造性开展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打造和谐企业”活动;将企业党建和企业文化建设融合在一起。集团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企业文化娱乐中心、运动场、绿化带,改善人居环境;开展亲情服务活动,成立“职工保健部”,每年为3500多名职工提供免费保健推拿服务;组建“职工亲情服务队”,为驻外营销人员家属提供家政服务、孕产妇照顾、生活救助等方面的服务;建立专项基全,奖励和救助334名职工子女,发放各种资金近600万元。
创新活动载体,激发党组织“绿色动力”
“党建工作需要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活力”,集团党委书记晏平如是说。60年来,玉柴集团党委坚持“融入创新”理念,紧贴时代发展形势的不同要求,围绕企业生产经营实践和党员职工需求,大胆创新党建工作的内容、方式、方法,通过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品牌工程等载体,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使党建工作成为企业价值链上的重要环节,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了源源生机和不竭动力。
在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集团党员共上交合理化建议3566条、小改小革462项,集团采纳实施了1632条建议和奖励了532个项目,群众满意度达到99.68%;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以“一位党员一面旗帜”和“党员身边无事故”为载体,组织开展各种主题活动800多人次,服务对象达220多人次,捐款20多万元,资助贫困学子170多人,办实事320多项,取得7000多万元经济效益。
今年以来,受大环境影响市场走势低迷,玉柴集团党委以先锋承诺大行动、党员先锋岗为载体,深化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截至12月17日,集团全年累计销售发动机突破69万台、销售工程机械突破8200台,实现销售收入401亿元,提前完成年度目标并成功迈入400亿元大企业集团行列。
60年的党建辉煌,60年的跨越发展。可以这样说,企业的党建工作蓬勃之时,必然是企业发展的兴盛之日;企业的党建工作红红火火;企业发展必然是基业常青。卓有成效的党建工作,成就了今天的玉柴,也创出了国企党建的“玉柴模式”!
(来源:人民日报内参 庞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