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发布日期:
07月11日,2011年
字号
玉柴推出客车5维尊享技术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玉柴正在成长为中国自己的伊顿。不胜枚举的业绩,说明了玉柴在中国客车的发展历程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理事长邹虎啸对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客车发展过程中的努力和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

  在5月12日开幕的“2011北京国际道路运输、城市公交车辆及零部件展览会”上,玉柴对外发布了10年来在客车动力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就,重点推出了凝聚玉柴多年技术实力和市场经验的“5维尊享技术”。

  十年磨砺与中国客车一起成长

  邹虎啸指出,“中国客车快速的发展是在过去的20年,突破性业绩的创造是在过去10年,这种突破是产业链从技术、制造、营销等全方位的突破,玉柴在这种颠覆性突破中,功不可没。”

  在这一日渐成熟的产业链中,客车动力是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客车动力总成占到客车整车价值的15%左右,动力总成选择合理将为客户节省购置成本,而优秀的动力总成在运营过程中将为用户节省更多的燃油费用和维修成本。

  作为国内最大的独立发动机企业,玉柴始终在发动机环保、节能、安全、电控等核心技术方面引跑整个行业,保持着从国1到国5各级排放发动机和混合动力系统率先投放市场的领先记录,这种前瞻性研究,为客车动力升级提供了技术的保证。

  据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钟玉伟介绍,十年来,玉柴客车动力的数字曲线扶摇直上:2001年玉柴客车动力销售1.8万台,2010年,这一销量数字被升级为11.1万台。十年时间,实现了5倍以上的增长。截至目前,玉柴客车动力累计销量达到63.3万台。

  与此同时,玉柴客车动力还保持了较高的市场保有量,到2010年底,已高达60万台,占据国内市场60%的份额,客车动力领域的半壁江山稳稳的握在了玉柴手中。

  2008年奥运会,5500多台玉柴国3、4动力成为惟一活跃在首都北京和各个奥运场馆之间的民族动力;2010年广州亚运会,95%(共8800多辆)的亚运服务用车安装了玉柴发动机。对未来,钟玉伟充满自信地宣布:“2011年我们的目标是13万台。”

  5维技术厚积勃发创效益

  国1到国5的跨越,客车动力市场的半壁江山,不断上升的产销量数字曲线,都直观的展示了10年来玉柴在客车动力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辉煌成就来之不易,但如何延续乃至超越这种辉煌对不断发展的玉柴来说更为重要。

  市场是不断变化的,用户的需求也是不断发展的。要想继续保持在未来客车动力领域的持续性发展,不断满足乃至于超越市场需求,最终还是要依赖于玉柴自身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积淀。

  在此次发布会上,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工程研究院院长林志强向与会人员重点详细讲解了玉柴的“5维尊享技术”。

  这5项技术,是玉柴积蓄多年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经验的结晶。

  首先是两级增压技术,彻底解决了客车行业公路客运发动机高低转速的动力性矛盾,降低了车辆发动机及变速箱的购置成本,燃油经济性明显改善,为每年近10万用户创造巨大价值。

  其次是多形式环保动力提供,促进中国绿色公交事业健康发展。6年持续混合动力技术投入,玉柴已经跨界成长为中国客车混合动力产业优秀系统供应商。目前,“玉柴发动机+电机+控制系统+AMT变速箱+电池”的新一代混合动力已成为中国发动机行业的标杆和方向。

  再次是发动机智能动力系统,为智能客车提供核心基础。电子智能系统使发动机的所有运作尽在用户掌握。而以电控发动机和3G网络为基础的翌能智能远程管理系统可以应用到全系列玉柴电控发动机,具备智能服务、智能管理、智能节油、智能安全四方位尊享功能,满足智能时代客户全面需求。

  还有电控自主标定技术,这一技术目前为玉柴所独有。此项技术,针对客户需求调整产品,实现了玉柴差异化产品提供,全方位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

  最后是应用集成技术,2011年玉柴推出的升级动力均采用了此项技术。多种设计、工艺、配置集成一体,提供不同配置的发动机模块,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从而使最核心的动力系统实现了最简单、最高效的应用。

  钟玉伟认为,玉柴的“5维尊享技术”,“集成了玉柴十多年来对客车动力的理解以及电控、信息化、新能源等新技术,为客车产业提供了功率覆盖90~480ps、性能和品质达到国内顶级水平、能够与国际品牌竞争的核心升级动力。”

  客车动力持续发展底气十足

  作为发动机行业龙头企业,玉柴集团在“十一五”期间实现了辉煌的业绩。2010年,玉柴集团累计实现含税销售收入368.38亿元,首次进入300亿元企业的行列,2005年销售收入为121.38亿元,5年之后,“复制”出了两个玉柴。

  “十二五”,玉柴保持着持续的进取,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玉柴集团在2011年4月份的柴油机产量为5.25万台,占国内柴油机总产量的15.57%,而4月份柴油机的销量更高达7.41万台,产销量均继续名列柴油机生产企业第一位。而从2011年1~4月的柴油机产量来看,玉柴集团依旧处于柴油机累计生产量榜首,21.22万台,占柴油机累计总产量的14.89%。

  这些数字中的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玉柴集团在客车动力领域的长期的技术投入和市场实力、经验的积累,依托于玉柴集团对动力事业的持续性关注,核心技术是市场实力之基,市场实力是核心技术的集中体现和最终归宿,两者相辅相成。

(来源:中国工业报   解巍)

联系我们
邀请您留下对我们的意见和建议
探索更多